两见科技

实验室如何选择适合的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

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(LIMS)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,距今在国外已发展40多年。国内发展历史约20多年,且前十几年国内市场上主要是国外进口的LIMS产品,存在价格高、产品重,实施周期长等水土不服的情况。近十年开始,国内自主研发的LIMS软件产品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。

选型作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(LIMS)项目的第一步,是实施、应用的基础,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选型的目的 

有人认为选型就是为了选择正确的产品和供应商,其实,这并不是选型的全部。

我们不能为选型而选型,选型还要为实施、应用作好准备。因此,选型时要从管理上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,在LIMS的实施中将先进的LIMS系统与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相结合,而不是简单地将线下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直接搬到线上LIMS系统中;同时,还要使IT和业务人员对LIMS深刻理解,为LIMS的实施、应用准备人才。

另一方面,LIMS不是实验室唯一的应用系统,它是整个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因此,在LIMS项目选型之初,就要明确LIMS在信息化规划中的定位以及它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系,不能使LIMS的应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孤岛。

选型内容 

与硬件项目相比,由于软件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量化,因此,软件项目的风险要大得多。LIMS的选型,就要对构成风险的因素进行分解和评估,化解风险

  • 选择产品

尽管LIMS是实验室通用的管理系统,但LIMS产品都是从一个用户或一个行业的应用中逐步发展过来的,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,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实验室。

不同LIMS有不同的定位:有的LIMS为制造型实验室设计;有的为研究型实验室或服务型实验室设计;有的LIMS是项目型,要针对每个项目的需求由厂家进行底层的开发;有的LIMS是产品型,开包即用的功能较强,并提供开发平台,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配置和二次开发实现。

经过多年发展的LIMS,经历大量用户应用的考验,功能较全,成熟度高,风险小,但可能存在技术、架构落后等问题。应根据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和IT技术力量,选择合适的产品。

  • 选择技术

我们不能为技术而技术,一味只追求最时髦的技术,毕竟技术是为业务需求服务的。但是,有些困绕我们多年的问题可能由于采用新技术迎刃而解;另一方面,选择符合发展趋势的技术,具有较好的易用性、扩展性、可管理性、重用性和开放标准等,不但确保LIMS运行稳定、易于维护,也能延长LIMS的使用寿命、保护用户投资。

市场上的LIMS产品,几年前基本上为C/S架构,近年来发布的新版本有转向B/S的趋势。采用数据层、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展现层三层架构的LIMS,在系统升级时易于将用户已有的数据迁移到新的版本上。

灵活性好的LIMS可由用户配置静态数据库,并根据静态数据动态生成各类结构化的数据记录表单,不但实现检测结果数据的结构化存储,而且可覆盖检测原始数据和过程数据的结构化管理。具有开放系统接口的LIMS,更易于与其他应用系统、数据采集系统等集成。

  • 选择供应商

在市场上,有专注于LIMS的公司,也有只将LIMS作为其中一项业务的大型公司。

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,往往具有较好的行业经验、成熟的产品和较好的品牌形象,选择这类公司项目的风险较小,但对于投资不大的项目,这类公司不一定足够重视,可能派出公司经验一般的实施人员,以锻炼新人为主,项目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对于规模和发展时间中等的公司,由于之前积累了深厚的检测行业经验,才选择切入LIMS这个赛道,并结合最新的IT信息技术,为了获得较好的口碑,即使较小的项目,也会全力以赴。选择这类公司,能以较小的投入,收获最佳的效果,投资收益比ROI较高。

此外,考察一家供应商,可从前来交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的级别、交流资料的准备是否充分,以及交流的主动性等方面,评估该供应商对项目的重视程度。总之,态度决定一切,好的服务态度,是项目成功的开始。

LIMS的实施、维护都离不开,供应商的服务

LIMS出厂时只是一个框架,只有通过有效的实施才能成为适应用户需求的系统,服务质量是影响LIMS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

  • 商务谈判

软件不比硬件,不好量化、不可预见,特别对于要进行二次开发的LIMS,能想到的尽量明确,不能明确的要留下对用户方有利的“活口”

选型流程 

  • 建立选型团队

LIMS的选型工作要有人来完成,而且不能完全由IT部门或一些LIMS“爱好者”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,必须成立专门的选型团队开展这项工作,否则,投入的人力和物力、取得的成效都无法得以保障。

选型团队需要由负责系统功能的业务人员、负责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人员、负责信息技术的IT人员、负责采购的商务人员组成。由于涉及多个部门,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源,最好有一位单位领导参加。

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部门,但每个人都不能只从本身所处部门的位置而是单位的整体来思考。通过正式文件明确项目组的目标、任务、工作进度和各成员的职责,有利于项目组开展工作、接受监督、调用各种资源,也利于项目组人员处理好与原工作、与所在部门的关系,更安心项目选型工作。

  • 与供应商交流

首次使用LIMS的用户,都不可能对LIMS有深刻的认识,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功能都不清晰。

通过看书和杂志、搜集网上资料可对LIMS从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。在与LIMS厂商的交流中,厂商结合具体的案例从理论、技术、实施、应用、发展等方面系统地介绍LIMS,并进行系统功能演示,能使我们对LIMS抽象、理论、文字上的认识更加具体、实际、形象。

  • 拟定需求

实验室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、技术需求等,是选型工作至关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部分。当我们感觉LIMS产品五花八门、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,就是由于我们自己没有明确的需求。当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时,厂商制订的方案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,这也是实施中引起矛盾的隐患。

拟定需求不是对现状的描述,而要设计应用LIMS后实验室管理的一种新模式。需求要界定LIMS应用的目标、范围、方式和程度,这也是供应商报价及项目实施的基础。

  • 编写评价表格

市场上不会有一家LIMS能完全满足实验室的所有需求,在众多各有所长、各有所短的LIMS中,如果实验室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,就会使选型变成了软件评测活动,最后还是无法选择。

在复杂的需求中,有的是必须满足,有的可在下一步才实现,还有的属于锦上添花,要对各种各样的需求进行梳理,根据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,编制对LIMS供应商的评价表格。只有实验室明确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,才能知道应该选择什么。

 综合来看 

实验室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供应商,需要做到

  • 明确的需求是选型成功的关键
  • 从各种来源获取真实的供应商信息
  • 清晰自己的需求

“实验室数字化专家”两见科技自主研发的LIMS软件产品是实验室最佳选择。